![]() 噴墨列印模組
专利摘要:
本案係關於一種噴墨列印模組,其係適用於一頁寬噴墨印表機。該噴墨列印模組包括:一頁寬列印平台,其設有複數個陣列排列之嵌置凹槽;以及複數個噴墨頭墨匣,係以可拆卸之方式且各自獨立嵌置於該複數個嵌置凹槽中,且該噴墨頭墨匣包括一儲存墨水之匣體、一受驅動噴出墨水之噴墨晶片、設置在該噴墨晶片上之複數個噴孔、以及接收信號驅動該噴墨晶片之控制接點,該噴墨晶片係配置於該頁寬列印平台之底部,可受驅動而經由該複數個噴孔噴出墨水於一列印媒介上。 公开号:TW201323234A 申请号:TW101137220 申请日:2012-10-09 公开日:2013-06-16 发明作者:Hao-Jan Mou;Ta-Wei Hsueh;Ying-Lun Chang;Kwo-Yuan Shi;Chin-Tsung Chen;Yung-Lung Han;Chi-Feng Huang 申请人:Microjet Technology Co Ltd; IPC主号:B41J2-00
专利说明:
噴墨列印模組 本案係關於一種噴墨列印模組,尤指一種適用於頁寬噴墨印表機之噴墨列印模組。 常見印表機的列印平台之承載機構大致上可分為兩種形式,其一為利用一輸送裝置,將設置於承載機構上的墨水匣沿著一橫軸方向往復掃描移動,待列印的紙張則由送紙機構帶動,沿著一縱軸方向由墨水匣下方通過,以噴墨頭將墨水匣內的墨水噴射至紙張表面完成列印作業。 另一種形式的列印平台之承載機構則為固定式,利用寬度大於或等於待列印紙張寬度的列印平台之噴頭陣列,直接對通過噴頭陣列下方的紙張進行列印作業,此種列印模式稱為頁寬式(page-width array)列印,係將複數個噴墨晶片安裝排列於列印平台之承載機構的底部,在列印過程中可達一定的便利與效率,惟仍具下列待改善之缺點: 1、由於複數個噴墨晶片係安裝排列於列印平台之承載機構的底部,若其中一噴墨晶片發生損壞故障,將會影響到整體列印品質,而各噴墨晶片又無法單獨拆換,需整組列印平台做更換。 2、頁寬式列印平台為了要將墨水輸送至連通各噴墨晶片之各墨水腔室中,需要配有複雜的供墨流道設計,如此一來將會增加設計上與製造上的成本。 3、為了製造頁寬式列印平台,勢必要將噴墨晶片逐個安裝排列至承載機構底部,如此在控制線路的安置與佈局需要較複雜製造程序,必定造成製造工時與製造成本的增加。 因此,如何發展一種可改善上述習知技術缺失,以解決習知技術需整組列印平台更新問題之噴墨列印模組,實為目前迫切需要解決之課題。 本案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噴墨列印模組,係利用複數個墨水匣各自獨立承載於列印平台之模組化設計,藉以解決習知技術需整組列印平台更新問題,使頁寬式列印平台在組裝、填充墨水、更換上都能達成更便利之使用方式及具有降低成本的效益。 為達上述目的,本案之一較廣義實施態樣為提供一種噴墨列印模組,其係適用於一頁寬噴墨印表機。該噴墨列印模組包括:一頁寬列印平台,其設有複數個陣列排列之嵌置凹槽;以及複數個噴墨頭墨匣,係以可拆卸之方式各自獨立嵌置於該複數個嵌置凹槽中,且該噴墨頭墨匣包括一儲存墨水之匣體、一受驅動噴出墨水之噴墨晶片、設置在該噴墨晶片上之複數個噴孔、以及接收信號驅動該噴墨晶片之控制接點,該噴墨晶片係配置於該頁寬列印平台之底部,可受驅動而經由該複數個噴孔噴出墨水於一列印媒介上。 為達上述目的,本案之另一較廣義實施態樣為提供一種噴墨列印模組,其係適用於一頁寬噴墨印表機。該噴墨列印模組包括:一頁寬列印平台,其設有複數個陣列排列之嵌置凹槽;複數個噴墨頭墨匣,係以可拆卸之方式各自獨立嵌置於該複數個嵌置凹槽中,且包括一儲存墨水之匣體、一受驅動噴出墨水之噴墨晶片、設置在該噴墨晶片上之複數個噴孔、以及接收信號驅動該噴墨晶片之控制接點,該噴墨晶片係配置於該頁寬列印平台之底部,可受驅動而經由該複數個噴孔噴出墨水於一列印媒介上;以及複數個控制接點電路,其係配置於該頁寬列印平台之該複數個嵌置凹槽之垂直縱向側面上,並對應嵌置的該噴墨頭墨匣之該控制接點,供傳輸信號給該噴墨頭墨匣之該噴墨晶片,促使該頁寬列印平台上之該複數個噴墨頭墨匣於該列印媒介頁寬上噴出墨水進行頁寬列印。 體現本案特徵與優點的一些典型實施例將在後段的說明中詳細敘述。應理解的是本案能夠在不同的態樣上具有各種的變化,其皆不脫離本案的範圍,且其中的說明及圖示在本質上係當作說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案。 本案揭露一種噴墨列印模組,其係適用於一頁寬噴墨印表機,且主要包含一頁寬列印平台及複數個噴墨頭墨匣,其中,列印平台上設置有陣列排列之複數個嵌置凹槽,用以個別承載獨立之噴墨頭墨匣,藉以解決習知技術需整組列印平台更新問題,使頁寬式列印平台在組裝、填充墨水、更換上都能達成更便利之使用方式及具有降低成本的效益。 請參閱第1圖,其係為本案一較佳實施例之噴墨列印模組示意圖。如第1圖所示,噴墨列印模組具有頁寬列印平台10,其係架構於噴墨印表機所輸送列印媒介20(例如紙張)寬度之垂直方向,且設有複數個陣列排列之嵌置凹槽11,而複數個噴墨頭墨匣12則以可拆卸之方式各自獨立嵌置於嵌置凹槽11中,且包括一儲存墨水之匣體121、一受驅動噴出墨水之噴墨晶片122、設置在噴墨晶片122上之複數個噴孔(未圖示)、以及接收信號驅動噴墨晶片122之控制接點(未圖式),該噴墨晶片122係配置於列印平台10之底部,可受驅動而經由噴孔噴出墨水於列印媒介20上。其中,設置在噴墨晶片122上之複數個噴孔係排列為至少1排以上,例如排列為至少3排以上。 此外,本案之噴墨列印模組更包含複數個控制接點電路(未圖式),其係配置於列印平台10之複數個嵌置凹槽11之垂直縱向側面上,並對應嵌置的噴墨頭墨匣12之控制接點,供傳輸信號給噴墨頭墨匣12之噴墨晶片122,促使列印平台10上之複數個噴墨頭墨匣12於列印媒介20頁寬上噴出墨水進行頁寬列印。其中,該複數個控制接點電路可為一軟性電路板。 以下就本發明各種具體實施例,分別說明之: 實施例1:1/2吋之1200dpi彩色噴墨頭墨匣 請參閱第1圖,本實施例係應用晶片尺寸為1/2吋之1200dpi彩色噴墨頭墨匣(例如包含紅、黃、藍三種單色墨水),並以六組噴墨頭墨匣12為一排,於列印方向上排置成三排,共十八組噴墨頭墨匣12,其中箭頭P係指列印方向。在同排之噴墨頭墨匣12中,各相鄰噴墨頭墨匣12之噴墨晶片122係以彼此位置對應銜接之方式為排列配置,亦即上方噴墨晶片122位置銜接下方噴墨晶片122位置,銜接線如虛線A所示。而在不同排之噴墨頭墨匣12中,各排噴墨頭墨匣12之噴墨晶片122係以前排噴墨頭墨匣12之最後組噴墨晶片122位置對應銜接後排噴墨頭墨匣12之最前組噴墨晶片122位置之方式為排列配置,銜接線如虛線B所示。以上述十八組噴墨頭墨匣12分三排於列印平台10上配置,則最大可列印尺寸為9吋,故可達成列印媒介20寬度為8.2吋(210mm,即A4紙張之寬度大小)之多色1200dpi頁寬列印作業。若要採取補點列印之實施,其中一種方式,係可將列印平台10於列印方向再配置一區同樣十八組噴墨頭墨匣12來達成(即列印平台10於列印方向配置兩區十八組噴墨頭墨匣12)。 實施例2:1/2吋之600dpi黑色噴墨頭 請續參閱第1圖,本實施例係應用晶片尺寸為1/2吋之600dpi黑色噴墨頭墨匣,並以六組噴墨頭墨匣12為一排,於列印方向上排置成三排,共十八組噴墨頭墨匣12,其中箭頭P係指列印方向。在同排之噴墨頭墨匣12中,各相鄰噴墨頭墨匣12之噴墨晶片122係以彼此位置對應銜接之方式為排列配置,亦即上方噴墨晶片122位置銜接下方噴墨晶片122位置,銜接線如虛線A所示。而在不同排之噴墨頭墨匣12中,各排噴墨頭墨匣12之噴墨晶片122係以前排噴墨頭墨匣12之最後組噴墨晶片122位置對應銜接後排噴墨頭墨匣12之最前組噴墨晶片122位置之方式為排列配置,銜接線如虛線B所示。以上述十八組噴墨頭墨匣12分三排於列印平台10上配置,則最大可列印尺寸為9吋,故可達成列印媒介20寬度為8.2吋(210mm,即A4紙張之寬度大小)之單色600dpi頁寬列印作業。若要採取補點列印之實施,其中一種方式,係可將列印平台10於列印方向再配置一區同樣十八組噴墨頭墨匣12來達成(即列印平台10於列印方向配置兩區十八組噴墨頭墨匣12)。 實施例3:1/2吋之1200dpi彩色噴墨頭 請參閱第2圖,本實施例係應用晶片尺寸為1/2吋之1200dpi彩色噴墨頭墨匣(例如包含紅、黃、藍三種單色墨水),並以六組噴墨頭墨匣12為一排,於列印方向上排置成四排,共二十四組噴墨頭墨匣12,其中箭頭P係指列印方向。在同排之噴墨頭墨匣12中,各相鄰噴墨頭墨匣12之噴墨晶片122係以彼此位置對應銜接之方式為排列配置,亦即上方噴墨晶片122位置銜接下方噴墨晶片122位置,銜接線如虛線A所示。而在不同排之噴墨頭墨匣12中,各排噴墨頭墨匣12之噴墨晶片122係以前排噴墨頭墨匣12之最後組噴墨晶片122位置對應銜接後排噴墨頭墨匣12之最前組噴墨晶片122位置之方式為排列配置,銜接線如虛線B所示。以上述二十四組噴墨頭墨匣12分四排於列印平台10上配置,則最大可列印尺寸為12吋,故可達成列印媒介20寬度為11.7吋(297mm,即A3紙張之寬度大小)之多色1200dpi頁寬列印作業。若要採取補點列印之實施,其中一種方式,係可將列印平台10於列印方向再配置一區同樣二十四組噴墨頭墨匣12來達成(即列印平台10於列印方向配置兩區二十四組噴墨頭墨匣12)。 實施例4:1/2吋之600dpi彩色噴墨頭 請參閱第3圖,本實施例係應用晶片尺寸為1/2吋之600dpi彩色噴墨頭墨匣(例如包含紅、黃、藍三種單色墨水),並以五組噴墨頭墨匣12為一排,於列印方向上排置成三排,共十五組噴墨頭墨匣12,其中箭頭P係指列印方向。在同排之噴墨頭墨匣12中,各相鄰噴墨頭墨匣12之噴墨晶片122係以彼此對應位置銜接之方式為排列配置,亦即上方噴墨晶片122位置銜接下方噴墨晶片122位置,銜接線如虛線A所示。而在不同排之噴墨頭墨匣12中,各排噴墨頭墨匣12之噴墨晶片122係以前排噴墨頭墨匣12之最後組噴墨晶片122位置對應銜接後排噴墨頭墨匣12之最前組噴墨晶片122位置之方式為排列配置,銜接線如虛線B所示。以上述十五組噴墨頭墨匣12分兩排於列印平台10上配置,即可達成列印媒介20寬度為7.5吋(191mm)之多色600dpi頁寬列印作業。若要採取補點列印之實施,其中一種方式,係可將列印平台10於列印方向再配置一區同樣十五組噴墨頭墨匣12來達成(即列印平台10於列印方向配置兩區十五組噴墨頭墨匣12)。 當然,若移除最末排最外側之噴墨頭墨匣12(例如第3圖右上角之噴墨頭墨匣12),則可達成列印媒介20寬度為7吋(178mm)之多色600dpi頁寬列印作業。 實施例5:1/2吋之600dpi黑色噴墨頭 請參閱第4圖,本實施例係應用晶片尺寸為1/2吋之600dpi黑色噴墨頭墨匣,並以六組噴墨頭墨匣12為一排,於列印方向上排置成兩排,共十二組噴墨頭墨匣12,其中箭頭P係指列印方向。在同排之噴墨頭墨匣12中,各相鄰噴墨頭墨匣12之噴墨晶片122係以彼此對應位置銜接之方式為排列配置,亦即上方噴墨晶片122位置銜接下方噴墨晶片122位置,銜接線如虛線A所示。而在不同排之噴墨頭墨匣12中,各排噴墨頭墨匣12之噴墨晶片122係以前排噴墨頭墨匣12之最後組噴墨晶片122位置對應銜接後排噴墨頭墨匣12之最前組噴墨晶片122位置之方式為排列配置,銜接線如虛線B所示。以上述十二組噴墨頭墨匣12分兩排於列印平台10上配置,即可達成列印媒介20寬度為6吋(152mm)之單色600dpi頁寬列印作業。若要採取補點列印之實施,其中一種方式,係可將列印平台10於列印方向再配置一區同樣十二組噴墨頭墨匣12來達成(即列印平台10於列印方向配置兩區十二組噴墨頭墨匣12)。 實施例6:1/2吋之600dpi黑色噴墨頭 請參閱第5圖,本實施例係應用晶片尺寸為1/2吋之600dpi黑色噴墨頭墨匣,並以五組噴墨頭墨匣12為一排,於列印方向上排置成兩排,共十組噴墨頭墨匣12,其中箭頭P係指列印方向。在同排之噴墨頭墨匣12中,各相鄰噴墨頭墨匣12之噴墨晶片122係以彼此對應位置銜接之方式為排列配置,亦即上方噴墨晶片122位置銜接下方噴墨晶片122位置,銜接線如虛線A所示。而在不同排之噴墨頭墨匣12中,各排噴墨頭墨匣12之噴墨晶片122係以前排噴墨頭墨匣12之最後組噴墨晶片122位置對應銜接後排噴墨頭墨匣12之最前組噴墨晶片122位置之方式為排列配置,銜接線如虛線B所示。以上述十組噴墨頭墨匣12分兩排於列印平台10上配置,即可達成列印媒介20寬度為5吋(127mm)之單色600dpi頁寬列印作業。若要採取補點列印之實施,其中一種方式,係可將列印平台10於列印方向再配置一區同樣十組噴墨頭墨匣12來達成(即列印平台10於列印方向配置兩區十組噴墨頭墨匣12)。 實施例7:1/4吋之600dpi彩色噴墨頭 請參閱第6圖,本實施例係應用晶片尺寸為1/4吋之600dpi彩色噴墨頭墨匣(例如包含紅、黃、藍三種單色墨水),並以八組噴墨頭墨匣12為一排,於列印方向上排置成兩排,共十六組噴墨頭墨匣12,其中箭頭P係指列印方向。在同排之噴墨頭墨匣12中,各相鄰噴墨頭墨匣12之噴墨晶片122係以彼此對應位置銜接之方式為排列配置,亦即上方噴墨晶片122位置銜接下方噴墨晶片122位置,銜接線如虛線A所示。而在不同排之噴墨頭墨匣12中,各排噴墨頭墨匣12之噴墨晶片122係以前排噴墨頭墨匣12之最後組噴墨晶片122位置對應銜接後排噴墨頭墨匣12之最前組噴墨晶片122位置之方式為排列配置,銜接線如虛線B所示。以上述十六組噴墨頭墨匣12分兩排於列印平台10上配置,即可達成列印媒介20寬度為4吋(102mm)之多色600dpi頁寬列印作業。若要採取補點列印之實施,其中一種方式,係可將列印平台10於列印方向再配置一區同樣十六組噴墨頭墨匣12來達成(即列印平台10於列印方向配置兩區十六組噴墨頭墨匣12)。 實施例8:1/6吋之300dpi黑色噴墨頭 請參閱第7圖,本實施例係應用晶片尺寸為1/6吋之300dpi黑色噴墨頭墨匣,並以十二組噴墨頭墨匣12於列印方向上為單排配置,其中箭頭P係指列印方向。在該排噴墨頭墨匣12中,各相鄰噴墨頭墨匣12之噴墨晶片122係以彼此位置對應銜接之方式為排列配置,亦即上方噴墨晶片122位置銜接下方噴墨晶片122位置,銜接線如虛線A所示。以上述十二組噴墨頭墨匣12為一排於列印平台10上配置,即可達成列印媒介20寬度為2吋(51mm)之單色300dpi頁寬列印作業,故本發明之噴墨頭墨匣12亦可為單排配置。若要採取補點列印之實施,其中一種方式,係可將列印平台10於列印方向再配置一區同樣十二組噴墨頭墨匣12來達成(即列印平台10於列印方向配置兩區十二組噴墨頭墨匣12)。 實施例9:1/2吋之300dpi黑色噴墨頭 請參閱第8圖,本實施例係應用晶片尺寸為1/2吋之300dpi黑色噴墨頭墨匣,並以四組噴墨頭墨匣12於列印方向上為單排配置,其中箭頭P係指列印方向。在該排噴墨頭墨匣12中,各相鄰噴墨頭墨匣12之噴墨晶片122係以彼此位置對應銜接之方式為排列配置,亦即上方噴墨晶片122位置銜接下方噴墨晶片122位置,銜接線如虛線A所示。以上述四組噴墨頭墨匣12為一排於列印平台10上配置,即可達成列印媒介20寬度為2吋(51mm)之單色300dpi頁寬列印作業,故本發明之噴墨頭墨匣12亦可為單排配置。若要採取補點列印之實施,其中一種方式,係可將列印平台10於列印方向再配置一區同樣四組噴墨頭墨匣12來達成(即列印平台10於列印方向配置兩區四組噴墨頭墨匣12)。 實施例10:1/4吋之300dpi黑色噴墨頭 請參閱第9圖,本實施例係應用晶片尺寸為1/4吋之300dpi黑色噴墨頭墨匣,並以四組噴墨頭墨匣12於列印方向上為單排配置,其中箭頭P係指列印方向。在該排噴墨頭墨匣12中,各相鄰噴墨頭墨匣12之噴墨晶片122係以彼此位置對應銜接之方式為排列配置,亦即上方噴墨晶片122位置銜接下方噴墨晶片122位置,銜接線如虛線A所示。以上述四組噴墨頭墨匣12為一排於列印平台10上配置,即可達成列印媒介20寬度為1吋(25mm)之單色300dpi頁寬列印作業,故本發明之噴墨頭墨匣12亦可為單排配置。若要採取補點列印之實施,其中一種方式,係可將列印平台10於列印方向再配置一區同樣四組噴墨頭墨匣12來達成(即列印平台10於列印方向配置兩區四組噴墨頭墨匣12)。 當然,本案之噴墨列印模組所採用之噴墨晶片尺寸不限於上述之1/6吋、1/4吋及1/2吋,亦可採用較大之1吋、2吋、3吋或以上之噴墨晶片,其中晶片尺寸計算實質上係指晶片上第一個噴孔至最後一個噴孔之距離,亦即分別最靠近兩相對側邊之噴孔間距離,而由於該分別最靠近兩相對側邊之噴孔係相當貼近於晶片之側邊,故其間距亦大體上等於晶片長度。另外,噴墨晶片之解析度亦可根據列印需求而調整,除上述之300dpi、600dpi及1200dpi外,當然也可採用具2400dpi或以上解析度之噴墨晶片。 由上述實施例說明可知,本發明所提供之噴墨列印模組係應用於頁寬列印平台,只要於列印平台上設置以陣列排列之複數個嵌置凹槽來承載獨立之噴墨頭墨匣,並由配置於列印平台底部之噴墨晶片受驅動後噴出墨水於列印媒介上,即可達成一種頁寬列印,而此種搭配噴墨列印模組之列印平台可根據預列印媒介之尺寸大小,調整拆裝配置噴墨頭墨匣之數量以及排列寬度,以符合列印媒介之頁寬,完成需求頁寬列印作業,亦可根據不同解析度之列印需求,而直接拆卸噴墨頭墨匣並更換所需解析度之噴墨頭墨匣,故更能增進列印品質。當然本發明之每個獨立噴墨頭墨匣也可外接一連續供墨之輸送管路,來達到連續供墨之列印作業。 又,本發明之噴墨列印模組係由複數個含有噴墨晶片之噴墨頭墨匣各自獨立嵌置於列印平台所構成,無需額外設計複雜之供墨流道進行供墨,且無論是噴墨頭墨匣內之墨水用罄或噴墨晶片故障,皆可直接針對用罄或故障之噴墨頭墨匣進行拆換動作,而且每個獨立之噴墨頭墨匣可如習知常見承載於承載座之定位設置方式,於列印平台上利用嵌置凹槽來承載,並以嵌置凹槽之一縱向垂直面來佈置控制接點佈局,反而多出一個二維方向來佈置控制接點,相對也增加控制線路可利用的佈線面積,使得控制線路的安置與佈局無需較複雜工序,更能簡化製作工作程序。 綜上所述,本發明所提供之噴墨列印模組係利用複數個噴墨頭墨匣各自獨立承載於一列印平台之模組化設計,藉以解決習知技術需整組列印平台更新問題,使頁寬式列印平台在組裝、填充墨水、更換上都能達成更便利之使用方式及具有降低成本的效益,而且可依所需求不同頁寬尺寸及解析度來調整拆裝配置需求噴墨頭墨匣數量及排列寬度,來完成需求頁寬列印作業,故極具產業利用價值,爰依法提出申請。 縱使本發明已由上述實施例詳細敘述而可由熟悉本技藝人士任施匠思而為諸般修飾,然皆不脫如附申請專利範圍所欲保護者。 10...列印平台 11...嵌置凹槽 12...噴墨頭墨匣 121...匣體 122...噴墨晶片 20...列印媒介 P...列印方向 A、B...銜接線 第1圖係為本案一較佳實施例之噴墨列印模組示意圖。 第2圖係為本案另一較佳實施例之噴墨列印模組示意圖。 第3圖係為本案又一較佳實施例之噴墨列印模組示意圖。 第4圖係為本案又一較佳實施例之噴墨列印模組示意圖。 第5圖係為本案又一較佳實施例之噴墨列印模組示意圖。 第6圖係為本案又一較佳實施例之噴墨列印模組示意圖。 第7圖係為本案又一較佳實施例之噴墨列印模組示意圖。 第8圖係為本案又一較佳實施例之噴墨列印模組示意圖。 第9圖係為本案又一較佳實施例之噴墨列印模組示意圖。 10...列印平台 11...嵌置凹槽 12...噴墨頭墨匣 121...匣體 122...噴墨晶片 20...列印媒介 P...列印方向 A、B...銜接線
权利要求:
Claims (23) [1] 一種噴墨列印模組,其係適用於一頁寬噴墨印表機,該噴墨列印模組包括: 一頁寬列印平台,其設有複數個陣列排列之嵌置凹槽;以及 複數個噴墨頭墨匣,係以可拆卸之方式各自獨立嵌置於該複數個嵌置凹槽中,且該噴墨頭墨匣包括一儲存墨水之匣體、一受驅動噴出墨水之噴墨晶片、設置在該噴墨晶片上之複數個噴孔、以及接收信號驅動該噴墨晶片之控制接點,該噴墨晶片係配置於該頁寬列印平台之底部,可受驅動而經由該複數個噴孔噴出墨水於一列印媒介上。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噴墨列印模組,其中該複數個噴墨頭墨匣係於列印方向上排置成至少一排。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噴墨列印模組,其中在同排之該噴墨頭墨匣中,各相鄰之該噴墨頭墨匣之該噴墨晶片係以彼此位置對應銜接之方式為排列配置。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噴墨列印模組,其中在不同排之該噴墨頭墨匣中,各排之該噴墨頭墨匣之該噴墨晶片係以前排之該噴墨頭墨匣之最後組噴墨晶片位置對應銜接後排之該噴墨頭墨匣之最前組噴墨晶片位置之方式為排列配置。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噴墨列印模組,其中該噴墨頭墨匣之該噴墨晶片長度為3吋以上。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噴墨列印模組,其中該噴墨頭墨匣之該噴墨晶片長度為1/2吋至2吋。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噴墨列印模組,其中該噴墨頭墨匣之該噴墨晶片長度為1/4吋至1/2吋。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噴墨列印模組,其中該噴墨頭墨匣之該噴墨晶片長度為1/6吋至1/4吋。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噴墨列印模組,其中每個該噴墨頭墨匣可外接一連續供墨之輸送管路達成連續供墨列印作業。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噴墨列印模組,其中該噴墨頭墨匣之該噴墨晶片之解析度為2400dpi以上。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噴墨列印模組,其中該噴墨頭墨匣之該噴墨晶片之解析度為1200dpi至2400dpi。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噴墨列印模組,其中該噴墨頭墨匣之該噴墨晶片之解析度為600dpi至1200dpi。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噴墨列印模組,其中該噴墨頭墨匣之該噴墨晶片之解析度為300dpi至600dpi 。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噴墨列印模組,其中該噴墨列印模組噴印於該列印媒介之頁寬列印範圍為8.2吋(A4尺寸)。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噴墨列印模組,其中該噴墨列印模組噴印於該列印媒介之頁寬列印範圍為11.7吋(A3尺寸)。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噴墨列印模組,其中該噴墨列印模組所達成該列印媒介之頁寬列印範圍至少包括1至7吋。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噴墨列印模組,其中該噴墨列印模組噴印於該列印媒介之頁寬列印範圍為1吋。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噴墨列印模組,其中該噴墨列印模組噴印於該列印媒介之頁寬列印範圍為2吋。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噴墨列印模組,其中該噴墨列印模組噴印於該列印媒介之頁寬列印範圍為4吋。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噴墨列印模組,其中該噴墨列印模組噴印於該列印媒介之頁寬列印範圍為6吋。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噴墨列印模組,其中該噴墨列印模組噴印於該列印媒介之頁寬列印範圍為7吋。 [22] 一種噴墨列印模組,其係適用於一頁寬噴墨印表機,該噴墨列印模組包括: 一頁寬列印平台,其設有複數個陣列排列之嵌置凹槽; 複數個噴墨頭墨匣,係以可拆卸之方式各自獨立嵌置於該複數個嵌置凹槽中,且包括一儲存墨水之匣體、一受驅動噴出墨水之噴墨晶片、設置在該噴墨晶片上之複數個噴孔、以及接收信號驅動該噴墨晶片之控制接點,該噴墨晶片係配置於該頁寬列印平台之底部,可受驅動而經由該複數個噴孔噴出墨水於一列印媒介上;以及 複數個控制接點電路,其係配置於該頁寬列印平台之該複數個嵌置凹槽之垂直縱向側面上,並對應嵌置的該噴墨頭墨匣之該控制接點,供傳輸信號給該噴墨頭墨匣之該噴墨晶片,促使該頁寬列印平台上之該複數個噴墨頭墨匣於該列印媒介頁寬上噴出墨水進行頁寬列印。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之噴墨列印模組,其中該複數個控制接點電路為一軟性電路板。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JP4236251B2|2009-03-11|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 JP4298697B2|2009-07-22|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ヘッド、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ヘッドを備えるインクジェット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3302785B2|2002-07-15|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6334899A|2006-12-14|記録装置、及び記録方法 US20060274117A1|2006-12-07|Printhead unit and color inkjet printer having the same KR100846793B1|2008-07-16|잉크젯 프린터 TWI546200B|2016-08-21|噴墨列印模組 JP2002264319A5|2002-09-18| JPH10202851A|1998-08-04|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TWI621538B|2018-04-21|噴墨列印模組 US20100079527A1|2010-04-01|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recording method TWI531475B|2016-05-01|頁寬式列印裝置 JP5316112B2|2013-10-16|画像形成装置 TWI472440B|2015-02-11|頁寬噴墨列印裝置 JP2006069202A5|2008-09-18| KR101370333B1|2014-03-05|프린트 헤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잉크젯 프린터 CN103129131A|2013-06-05|喷墨打印模块 JP5538752B2|2014-07-02|記録装置、記録方法及び画像処理装置 JP2003311962A|2003-11-06|液体吐出ヘッドならびに前記液体吐出ヘッドを用いたヘッド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3129132B|2015-07-15|喷墨打印模块 JP2004082639A|2004-03-18|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8348387B2|2013-01-08|Pagewidth inkjet printer with multiple aligned print heads JP2007001251A|2007-01-11|印刷装置 JP6376924B2|2018-08-22|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 KR20080022004A|2008-03-10|잉크카트리지 및 화상형성장치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US20130328971A1|2013-12-12| TWI621538B|2018-04-21| US9039142B2|2015-05-26|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CN104070853A|2014-05-26|2014-10-01|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宽幅数码喷墨印花机的字车控制方法|US4940998A|1989-04-04|1990-07-10|Hewlett-Packard Company|Carriage for ink jet printer| IT1272050B|1993-11-10|1997-06-11|Olivetti Canon Ind Spa|Dispositivo stampante parallelo con struttura modulare e relativo procedimento di realizzazione.| TW200810939A|2006-08-23|2008-03-01|Microjet Technology Co Ltd|Cartridge comprising plural inkjet chips| CN201881645U|2010-12-16|2011-06-29|盖玉梅|页宽组合式喷墨印刷机| TWI546200B|2011-12-01|2016-08-21|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噴墨列印模組|TWI546200B|2011-12-01|2016-08-21|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噴墨列印模組|
法律状态: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TW100144267||2011-12-01|| ??100144267||2011-12-01|| TW101137220A|TWI621538B|2011-12-01|2012-10-09|噴墨列印模組|TW101137220A| TWI621538B|2011-12-01|2012-10-09|噴墨列印模組| US13/689,336| US9039142B2|2011-12-01|2012-11-29|Ink-jet printing module|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